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打雀(米埔自然保護區)

自從報讀了生態旅遊證書課程後, 差不多每逢星期曰都要作戶外考察, 包括到大埔滘作兩棲類動物及河溪生態考察; 粉嶺龍躍頭的客家歷史與文化研究; 新娘潭和鹿頸谷埔的昆蟲生態研習; 西貢的山藝訓練, 石質地貌形成的歷史與植物學探索; 而最後和最吸引的便是到米埔自然保護區觀鳥, 因為進入米埔自然保護區手續繁復, 需要先申請入香港觀鳥會然後再辦理申請[邊境禁區通行證]的手續, 一般市民是不能進入米埔禁區, 今天也是我第一次到此遊覽.




===================================================

今天除了看見多動鳥類, 包括留鳥, 冬候鳥和過境遷徙鳥, 亦有泥灘生態和米埔基圍的運作, 蘆葦對濕地生態環境的重要價值, 泥灘上的微細生物如彈塗魚與澤蟹等亦是對濕地的養份循環系統中有著重要地位, 同時為水邊鳥和過境遷徙鳥提供食物. 香港位於中國東南沿岸, 而米埔是雀鳥遷徙路線上重要的中途站, 香港曾錄得的雀鳥超過550種, 在這些品種當中, 約20%為留鳥, 30%為冬候鳥, 40%為遷徙鳥,  5%為夏候鳥, 其餘約5%則為迷鳥. 米埔及內后海灣於1995年9月4日被正式列為拉姆薩爾濕地, 是一個大自然的雀鳥天堂, 大家都應該愛惜及保護這片地方, 進入米埔觀鳥時都應遵守觀鳥守則.


米埔自然保護區訪客中心停車場.  可(i)上水廣場新發街乘17號紅色小巴至米埔村, 車程約20分鐘, 上水火車站乘76K巴士往, 車程約30分鐘;  亦(ii)元朗水車館街乘17號紅色小巴, 車程約10分鐘, 元朗鐵路站步行至朗日路南邊圍的[新元朗中心]巴士站乘九巴76K往, 車程約15分鐘. 最後沿担竿洲路步行至米埔訪客中心, 需時約20分鐘.



開始時向領隊借了一枝10x42雙筒望遠鏡並學習使用方法.



步行不久已發現在樹上隱藏著的哺乳綱翼手目狐蝠科的一屬果蝠, 果蝠喜愛晝伏夜出, 在日間要非常眼利的人才可看得到.






米埔的魚塘是為雀鳥提供糧食的地方.





入閘門後在魚塘旁邊草叢間發現黃腹鷦鶯(Yellow-bellied Prinia), 此雀雌雄同色, 叫聲似貓的[喵喵]聲, 歡喜在草叢間出沒.






在樹枝上發現(上圖)紅耳鵯(Red-whiskered Bulbul)和(下圖)白頭鵯(Chinese Bulbul), 紅耳鵯全身偏褐, 頭, 嘴和腳黑色, 有獨特的直立冠羽,耳羽紅色,面頰及喉白色, 此雀雌雄同色, 叫聲清脆的[bulbit---bulbit---]聲. 白頭鵯全身橄欖綠色, 頭, 嘴和腳黑色, 後枕, 面頰和喉部白色, 此雀雌雄同色, 叫聲似紅耳鵯, 但較沙啞, 曾經有報導說白頭鵯是香港數目最多的雀鳥.




在魚塘發現了琵嘴鴨(Northern Shoveler), 體大嘴長, 末端寬大有如鏟子因為其喙形如琵琶而得名. (上圖)雄鳥的腹部栗色, 胸白, 頭頸深綠色, 眼金黃色, 嘴黑色, ()雌鳥全身大致褐色, 嘴橘黃褐色, 腳橙紅色, 腳爪黑色.




魚塘裡還發現鳳頭潛鴨(Tufted Duck), 是一種中型鴨, 嘴灰色, 眼黃色, 頭後有一小束飾羽, 圖中雄鳥頭, 胸, 背, 尾幾近黑色, 和白色的軀體對比鮮明, 雌鳥全身大致深褐色.





草地上發現長了繁殖羽的小白鷺(Little Egret)在行走, 黑嘴黑腳黃腳趾是其便認特徵, 繁殖期頭上長出兩條細長的冠羽, 面頰上黃綠色的皮膚變得鮮明, 此雀雌雄同色, 叫聲是沙啞的[呀-呀-]聲. 




在一個魚塘中央小石台上發現了一對大型水鳥普通鸕鷀(Great Cormorant), 嘴端呈的鉤狀, 圖中(右邊)的幼鳥身體羽毛暗褐色, 腹部白色. 普通鸕鷀雌雄同色, 叫聲像鵝, 覓食時潛入魚塘或海中捕魚, 休息時會棲於樹上或岩石上.






沿路到達第一間觀鳥屋, 面向濕地沼澤, 進入觀鳥屋後應要保持寧靜和慢慢打開木窗; 手臂, 望遠鏡或攝影器材不要伸出觀鳥屋外; 離開時亦要將所有窗戶及門關上.





在濕地上發現(上圖)反嘴鷸(Pied Avocet), 黑白分明, 嘴黑色細長, 末端向上彎, 腳灰色, 頭頂至後頸, 翼角和翼尖, 以及翼上覆羽皆黑色, 其他部分大致白色, 此雀雌雄同色. 還有(下圖)青腳鷸(Common Greenshank)嘴粗長而微上翹, 腳黃綠色, 此雀亦是雌雄同色.



濕地上同時也發現2隻黑臉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 祗是距離太遠了.







米埔沼澤自然保護區教育中心, 有介紹水鳥的遷徙航道, 東亞─澳大拉西亞飛行航道(The East Asian ─ Australasian Flyway), 是全球9條飛行航道其中之一, 航道覆蓋範圍廣闊, 由北極圈東南亞, 一直伸延至澳洲紐西蘭延綿13,000公里, 為逾5千萬隻來自超過250個不同族群的遷徙水鳥提供棲息地. 每年, 水鳥往返繁殖地及越冬地, 並在中途站歇息和補給, 再繼續其長途遷徙旅程, 而米埔及內后海灣正位處此航道的中心.





木橋與蘆葦草叢造成了米埔人景致.







沿木棧道步行, 水中有大片蘆葦田, 蘆葦是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不但可以調節氣候, 涵養水源, 持續為水中供應氧氣, 淨化水質, 而所形成的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 亦也為鳥類提供棲息, 覓食, 繁殖的家園.   




在避雨亭稍事休息, 然後進入邊境禁區, 沿浮橋進入紅樹林區域, 步行到最左邊的觀鳥屋. 









在觀鳥屋內觀看遠處的內后海灣泥灘, 發現了白腰杓鷸(Eurasian Curlew), 嘴長而向下彎, 上體淡褐色, 有黑褐色縱紋, 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白腰杓鷸是鷸科中體型最大以及嘴最長的一種, 常常以長喙插入泥中捕食螃蟹, 此雀雌雄同色. 




遠處亦有小白鷺(Little Egret), 長腳長嘴是在泥灘上覓食的好功具.





近處的濕地泥灘上發現有大彈塗魚澤蟹, 看似互相對峙.







大彈塗魚屬蝦虎魚目背眼蝦虎魚科, 體藍褐色或灰棕色, 體側上部沿背鰭基部有6-7條灰黑色的橫紋, 體側及頭部散佈許多亮藍色小點. 大彈塗魚是水陸兩棲的魚類, 棲息於河口水域, 沼澤及泥灘, 牠的呼吸方法是先讓腮腔充滿水,然後使水通過腮部, 彈塗魚也可以通過皮膚吸收氧氣, 所以一定要保持皮膚濕潤. 大彈塗魚以身體轉入濕地泥灘藉此躲避水鳥襲擊, 在繁殖季節時, 雄性的彈塗魚會豎起背鰭吸引雌魚. 大彈塗魚在泥灘表面的養份循環系統中的重要地位, 因為牠們吃了淤泥上的藻類和碎屑後, 又會成為鷺鳥和水鳥的食物.






離開紅樹林區域, 領隊帶領我們到基圍, 米埔自然保護區至今仍堅持以傳統方法運作基圍, 每個基圍均有一個出水閘口, 上面放有約8塊木板擋水. 潮漲時, 可從后海灣引入海水, 黃昏潮退時, 導賞員便會把捕蝦網緊緊繫在水閘口, 再搬走木板, 基圍的水隨即流回大海, 水勢洶湧非常, 基圍蝦便會被捕獲.






然後現遠處有隻白胸翡翠(White-throated Kingfisher)並用單筒望遠鏡設定給我們看, 因為太遠關係所以(上圖)相片影得不清晰, 後來在青衣公園內拍攝了一張牠的近照. 白胸翡翠是中型翠鳥, 頭深褐色, 和藍綠色的上體成強烈對比, 紅嘴粗而長, 喉至胸部大片白色, 翼上覆羽有大片深褐色, 腹部至尾下腹羽深褐色, 腳紅色. 聲音為高音響亮的[傑-傑-]笑聲, 有時為衰怨而急促的叫聲, 音調由高轉低, 此雀雌雄同色. 





在欄杆上發現一隻家燕(Barn Swallow), 頭及上體深色而帶藍色光澤, 額及喉部紅褐色, 胸部有時沾黑, 腹至尾下覆羽白色, 此雀雌雄同色.






返回米埔沼澤自然保護區教育中心, 在樹叢中發現了一隻草鷺(Purple Heron), 是一種大型水鳥, 外型與蒼鷺很似, 但羽毛顏色較深, 主要是紅褐色同與灰黑色配搭, 輕易隱藏在草叢中而不被發現, 此鳥雌雄同色.






池塘上也發現黑臉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 嘴裡拑著一條金山鰂魚正飛向池塘中的小島. 黑臉琵鷺是大型水鳥同時亦是冬季候鳥,身上長滿白色羽飾, 黑色鳥喙形狀獨特如茶匙, 又似琵琶, 臉呈黑色, 皮膚裸露, 飛行時頸和腳伸直, 此鳥雌雄同色.







因為這條金山鰂魚體型較大, 令黑臉琵鷺多次嘗試也吞不下, 決定放下時即被蒼鷺搶了並隨即吞下, 此時黑臉琵鷺還表現出很無奈的樣子. 





小島上還有一隻白琵鷺(Eurasian Spoonbill), 是大型水鳥同時亦是冬季候鳥, 全身白色, 黑色鳥喙形狀獨特如茶匙, 又似琵琶, 此鳥雌雄同色.






沿途在魚塘的樹上發現有白頸鴉(Collared Crow), 全身黑色, 頸部白色, 與白色胸帶相連.





步行離開時, 在草地上發現池鷺(Chinese Pond Heron), 屬小型鷺鳥, 嘴長腳長, 腳黃色, 腹部白色全身褐色, 頭頸胸有縱紋, 叫聲為[閣-閣]聲, 此鳥雌雄同色.



蒼鷺(Grey Heron)是大型水鳥, 體羽主要是黑, 灰和白三色配搭, 成鳥羽色對比鮮明, 幼鳥則主要是淡灰色, 叫聲為[閣-閣]聲, 此鳥雌雄同色.






在魚塘旁發現一群小白鷺(Little Egret)飛翔, 非常熱鬧, 這裡彷如一個鷺鳥天堂.






在泥地上發現白鶺鴒(White Wagtail), 體羽主要是黑, 灰和白三色配搭, 尾長, 冬羽顏色較暗, 此雀雌雄異色. 白鶺鴒飛行的姿態十分特別, 喜歡以上上下下的波浪形軌跡飛行.





步行至入口處發現鵲鴝(Oriental Magpie Robin), 俗名[豬屎渣], 黑白兩色, 嘴和腳黑色, 頭, 背至尾上部黑色, 腹, 翼紋和尾緣白色, 雌鳥和雄鳥相似, 但頭及上體的黑色由灰色代替, 叫聲響亮悅耳, 變化多端, 又時常發出[查]的噴氣聲.




返回訪客中心停車場, 離開時在屋頂窗邊發現正在坐巢的珠頸斑鳩(Spotted Dove), 珠頸斑鳩是一種常見的斑鳩, 後頸黑色且滿布白點, 頭灰色, 全身褐色, 嘴黑色, 腳紅色, 聲音為低沉的[咕咕]聲, 此雀雌雄同色.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